> 首页 > 名人教育 > 正文

颍川世家孙氏的来源?

2022-11-28点击数: 编辑:

孙氏不是颍川世家是乐安世家

孙姓是一个大姓,其来源有不同分支。其中乐安孙氏是一个重要分支,历史上名人辈出,影响很大。乐安孙氏分布大江南北,唐代以前就形成了山东乐安、山东东莞、浙江富春、山西太原等有名的孙氏郡望。

乐安,即今山东广饶,春秋时属齐国。乐安孙氏的起源来自于齐国田氏,田氏又来自于陈氏。

周朝建立后,安定天下,分封前代圣贤后裔。舜帝后代妫满被封于陈国,称陈胡公,后人以国为姓,尊陈胡公为陈姓始祖。

公元前672年,陈国公子陈完因陈国内斗,逃难来到齐国,受到齐桓公的重用。陈完改名田完,古代田陈同音同义。田完就成为田姓始祖。

田完在齐国成家立业,开枝散叶。田家成为齐国贵族,出了很多人才。齐景公时代,田家有个田书,因为伐莒国立下大功,被景公赐姓孙,改名孙书,封食邑乐安,成为乐安孙氏始祖。

三代教师认定教育世家外祖父算吗?

算啊

原标题:这一家人 三代七口当老师

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,记者采访了秦青老师。她的外祖父杨耀华从民国时期开始躬行师道、教书育人,潜移默化影响了后代很多人。秦青的父母亲、二姨、舅妈、丈夫也都从事教育工作,是教育部门认证的“教育世家”。这一大家三代七口人,诚朴励学、乐业善教,桃李满天下。

外祖父杨耀华:

对学生特别亲,对自家孩子严格

七十年前,天津市北辰区王秦庄,有一位被大家称作“杨先生”的小学老师杨耀华。他儒雅利索,清清爽爽,深受村民爱戴。解放后杨先生留任教职,一直到1971年离休。杨先生被村里人传说至今的趣事要数“代写书信”了。那时刚解放,全国搞文化扫盲。杨先生创作了小话剧《代写书信》,亲自带着十来岁的三女儿和四女儿上台演出,杨先生扮演一个代写书信的先生,为不识字的军属(三女儿扮演)和孩子(四女儿扮演)读信,代她们复信。这出小戏对村里人影响很大,推动了扫盲运动的开展,村里调皮的孩子看到杨先生就模仿他,拉着长音高喊:“代写书信!”

杨先生一生勤勉授课,对待学生特别亲。当时用戒尺管教学生是一般老师常用的方法,他也有一把戒尺,但从没用过。有一次,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,被杨先生叫到台前来惩戒,他很生气地拿起戒尺,命令学生伸出手来。学生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准备挨打,杨先生举起尺子却又放下,生气地说:“这么脏,洗手去!”等学生洗手回来也就不打了。

对于自家孩子,杨先生反倒特别严格,要求他们“抱朴守正,修身立品”、“勤学慎思,明辨笃行”。杨先生的言传身教,给孩子们做出极好的榜样。

母亲杨宝芳:和学生亲如母子

秦青的母亲杨宝芳,是杨先生的四女儿,1961年毕业于天津幼师,先在王秦庄小学教书,后调到石家庄市南马路小学任教,直到1994年退休,做了三十多年的班主任,桃李满天下。杨宝芳谨遵父训,对学生关怀备至,和学生亲如母子。一天,一个男生跑到杨宝芳面前说不敢回家了,这不是她教的班的学生。杨宝芳一问,原来这个男生太调皮,从窗户上跳下来的时候,划破了裤子,不敢回家,吓得来找杨宝芳,因为他经常看到杨宝芳在课间带学生一起做游戏,喜欢杨宝芳对学生的好。杨宝芳就为他缝好了裤子,送他回家,告诉家长不要打骂孩子。

杨宝芳看重荣誉,一大摞的校级区级优秀教师、先进工作者的证书是她的骄傲。她退休后仍然热心社区工作,为邻里互助尽力,是个社区名人。杨宝芳的丈夫秦秉直是一名干警,1981年转任警察学校教官,他多才多艺,深受学生欢迎,退休前把凝聚全部心血的教案都留给了后面教这门课的老师,令大家感动不已。

标签:

版权声明

   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。

相关文章